血栓常在无声中悄然来袭‌
来源:北京四惠西区医院 发布时间:2025-05-13

一、血栓的致命威胁:不只是“老年病”

血栓是血液在血管内异常凝结形成的“血块”,可发生于任何年龄。根据部位分为:


二、8大早期信号:抓住血栓的“蛛丝马迹”

(一)静脉血栓4征兆

  1. 皮肤发红发热‌:单侧腿部局部泛红,触感温度升高(非外伤引起);
  2. 压痛明显‌:小腿或大腿根部持续疼痛,休息不缓解;
  3. 肿胀发硬‌:单侧肢体凹陷性水肿,按压3秒不回弹;
  4. 沉重僵硬‌:下肢如灌铅,活动困难。

(二)动脉血栓4警报

  1. 皮肤苍白发凉‌:肢体末端缺血,触感冰冷;
  2. 麻木刺痛‌:突发手足针刺感或“踩棉花”感;
  3. 间歇性跛行‌:行走后腿部酸胀需休息(肌肉缺氧信号);
  4. 胸背剧痛‌:胸痛向左肩/下颌放射,伴冷汗、气短(需立即就医)。

三、7类高危人群:你离血栓有多近?

  1. 肥胖者‌(BMI>28):脂肪压迫血管,血液黏稠度升高;
  2. 长期吸烟者‌:血栓风险为非吸烟者2-4倍;
  3. 孕妇及产后女性‌:雌激素升高+子宫压迫静脉;
  4. 雌激素用药者‌:如避孕药长期使用者;
  5. 慢性炎症患者‌:类风湿、红斑狼疮等损伤血管内膜;
  6. 血栓家族史者‌:遗传性高凝体质;
  7. 血栓复发者‌:30%患者10年内会二次发病。

四、防栓关键:高危人群必做的5项筛查

  1. D-二聚体检测‌:初步排查血栓分解产物(异常需进一步检查);
  2. 下肢静脉彩超‌:无创确诊深静脉血栓的金标准;
  3. 凝血功能全套‌:评估PT、APTT等凝血指标;
  4. 心脏评估‌:心电图+心脏彩超排查心源性血栓;
  5. 基因检测‌:家族史或反复发作者建议筛查遗传风险。

五、预防策略:远离血栓的4条生命线

  1. 动起来‌:每坐1小时活动5分钟(踝泵运动、踮脚尖);
  2. 控体重‌:BMI控制在18.5~24;
  3. 戒烟限炎‌:戒烟+控制慢性炎症(如高血压、糖尿病);
  4. 科学用药‌:高风险者遵医嘱使用抗凝药(如阿司匹林)。‌

“血栓不是突然发生的,而是突然被发现的。”久坐、肥胖、吸烟等现代生活方式正将血栓推向年轻化。一旦出现单侧肢体肿胀、不明原因胸痛,‌黄金救治时间窗仅6小时‌。早筛查、早干预,90%的血栓可药物控制,避免悲剧发生。
本文旨在大众健康知识普及,切勿作为个体诊疗根据,如有不适请尽早就医